農村使用em菌種處理秸稈產沼氣實用新技術
(6)秸稈經綠秸靈處理后,秸稈含水量增加,相對密度增加,入池后很快沉底,不容易上浮,另外,秸稈處理后體積縮小,原料中大部分空氣被排出,有利于厭氧發(fā)酵。
(7)綠秸靈預處理秸稈可以產生70℃以上的高溫,可以殺死原料中的大部分病菌及蟲卵。
7.用em菌預處理秸稈分為幾個階段?不同階段有哪些具體要求?
第一步:原料的選擇:
秸稈:應選用本色、未腐黑的秸稈,剛收割和風干的秸稈均可,一般選擇玉米桿、麥稈、稻桿。農作物秸稈收獲后,應及時收集、堆存起來,防止霉變,一口8m3沼氣池,每年至少應留出500kg以上的秸稈作為發(fā)酵原料。
水:酸堿度在6.0~8.0之間,選用水的順序依次為坑塘水、河水、自來水、井水,pH值6.5~7.5,且未受毒害物質污染。過于偏酸或過于偏堿的水應調節(jié)好酸堿度后在使用。調節(jié)方法:偏酸應加入草木灰或澄清的石灰水溶液,偏堿的情況不多見,加醋酸可以調節(jié)。
碳銨:農用級碳酸氫氨,含氮量≥17.1%。
1.4接種物:接種物采用含水率82%~85%的牛糞或正常產氣的沼氣池的沼渣或沼液,冒泡的黑色陰溝污泥。如果采集的接種物是正常產氣沼氣池的沼渣或沼液,可不作處理,直接加入沼氣池用于啟動。如果采用的接種物是牛糞,需將牛糞堆漚7天,堆漚時用塑料薄膜覆蓋。接種物的酸堿度一般保證在6.5~8.0之間。
第二步:秸稈鍘短:用鍘草機、揉搓粉碎機將秸稈鍘成3~6厘米的段,麥稈用粉碎機粉碎,較粗的玉米類秸稈最好用秸稈揉搓機處理,稻草可人工鍘短,也可小型鍘草機機械鍘短。
第三步:加水潤濕:將鍘好的秸稈加水進行潤濕,操作時邊加水邊翻料,最好用糞水,潤濕要均勻,潤濕時間為24小時。
第四步:拌料:取碳銨5千克加水適量使溶解,水為地下水,水溫20℃,潑灑在稻草上,將復合菌劑1千克均勻撒在約400千克已粉碎至6厘米左右的稻草上。翻動稻草,補加水,翻動稻草,使稻草與水、綠秸靈混合均勻,補加水量320~400千克保證秸稈含水率在65%~70%。根據經驗,用手握緊秸稈,指縫有水含著,或有少量的水滴落,就說明含水率比較合適了。
第五步:收堆:將拌勻的秸稈收堆,堆寬1.2~1.5米,按照季節(jié)不同,夏天宜矮,冬天宜高。堆高一般夏季不應超過0.6米,并在堆垛的四周及頂部每隔30~50厘米打一個孔,以利通氣。
第六步:覆蓋:用塑料布覆蓋,防止水分蒸發(fā)和下雨淋濕,塑料布和地面接合處要留有空隙,以便透氣、通風。
第七步:堆漚:堆漚時間夏季3~4天,春秋季4~5天,冬季6天以上。冬天宜在料堆上加蓋稻草進行保溫,并適當踩實。
第八步:加接種物:最適接種物的量為池容的20%~30%,8m3沼氣池的接種物為2000千克,加
- 上一篇:安徽舉辦發(fā)酵床生態(tài)養(yǎng)殖暨標準化規(guī)模養(yǎng)殖技術現場會 2014/7/29
- 下一篇:農富康em種植菌液在種植茶葉上的應用 2014/7/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