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者:這條大,不好拿是吧?
張智:行,正好兩公斤。
記者:像這個魚的話得賣多少錢?
張智:這條魚一條就一百多了。
張智:上了車就不是我的了,這個魚,變成錢了。
張智很興奮,僅這一車魚就能讓他收入將近十萬元錢,他一年的銷售額更是達到了三千多萬。2004年,張智獨自一人從老家佳木斯到云南創(chuàng)業(yè)時,還是個25歲的毛頭小伙,現(xiàn)在,他已經成了帶動當?shù)卮迕裰赂坏念I頭人。
餐廳老板李友奎:他對我們云南的水產業(yè)相當好。
記者:為什么?
餐廳老板李友奎:給我們老百姓帶去希望。
養(yǎng)殖戶王文伙:應該說他也在發(fā)財,同時帶領我們跟著他一起發(fā)財。
[致富經]自卑小伙賭氣離家后 |
云南省曲靖市會澤縣水產站站長李建友:很多企業(yè)、包括很多老板就張智養(yǎng)虹鱒魚賺到錢了,大家圍著到會澤來發(fā)展,起到很直接的帶動作用。
記者不禁好奇,短短幾年時間,張智是如何一個人在距離老家四千多公里,人生地不熟的云南創(chuàng)造出這樣驚人的財富呢?他又為什么會來到云南創(chuàng)業(yè)呢?張智告訴記者,這一切都源自深山中被他當做寶貝的一樣東西。
2012年8月23日,記者跟隨張智夫婦來到了深山之中。張智告訴記者,他到云南創(chuàng)業(yè)做的第一件事也是像這樣翻山越嶺地尋找,雜草叢生的險山之中,究竟是什么東西被張智視為寶貝呢?
記者:當時好找嗎?
張智:也是不好找,找了好多好多個地方,如果當時要沒有找到的話,可能也不會有現(xiàn)在吧。
記者:完全就沒有現(xiàn)在?
張智:對,完全是兩回事,也不會有我這媳婦。
王佳萍:要沒有這個,他現(xiàn)在在家里我養(yǎng)他呢。
[致富經]自卑小伙賭氣離家后 |
張智的笑容里明顯有幾分尷尬,因為王佳萍的這句玩笑話,觸及到的是張智最不愿提及的一段往事。
張智初中沒讀完就輟學了,父母在老家佳木斯市開了家五金店,退學后張智一直在店里幫忙賣貨。當時的張智對生活充滿迷茫,甚至有些自卑。
張智:那時候就感覺特別自卑,人家的路肯定是初中畢業(yè)、然后高中,然后大學,然后就是再就業(yè)什么的,而我對未來的前景就不知道路該怎么走。
而隨后發(fā)生的一件事,讓張智自卑到了極點,但這件事,也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。
2002年3月的一天,在一次聚會上,張智見到了初中同學王佳萍,兩個人互相產生了好感,可剛確定戀愛關系,就遭到了王佳萍家人的堅決反對。
張智的岳母姚淑琴:一聽那真像晴天霹靂,為什么有這樣的消息,那根本就不可能啊,我就想我姑娘為啥有這么好的工作,有這么穩(wěn)定的工作,而且在學校很優(yōu)秀,為啥要找一個沒工作的。
張智:在她家都不能提起我的名,一提起我的,一提起張智,他父母血壓蹭地一下子就高了。
當時,王佳萍在佳木斯大學當音樂老師,在她父母眼中,張智學歷低,又一事無成,根本配不上自己的女兒。王佳萍家人的態(tài)度嚴重挫傷了張智的自尊心。他產生了一個想法。
張智:你不是認為我沒有工作,沒有能力嗎?那好,那我自己創(chuàng)業(yè),我自己當老板,我給我自己一份工作,我要證明給所有人看,我行。
張智決定創(chuàng)業(yè),為自己贏回尊嚴。可沒有一技之長,他又能干什么呢?有一天,張智在家門口看到有一輛車開了過來。
張智:當時那個車還是很少見的,我就覺得太豪華,太氣派了,我就想他怎么會開這么好的車。
從車里出來的就是這個叫石振廣的人,他是張智的表哥,在全國有好幾家鱘魚養(yǎng)殖基地。對于當時的張智來說,石振廣的那輛車,簡直就是男人身份的象征,他的眼睛發(fā)亮了,未來要怎么走,張智給了自己一個答案。
張智:有我表哥這個目標在這里確立著,所以說我就想奔著這個目標去使勁去跑。
[致富經]自卑小伙賭氣離家后 |
2003年4月,張智被表哥石振廣安排到了在云南的一家漁場學習,可剛待了半年多,他突然不愿干了,信誓旦旦的張智,這么快就要放棄了嗎?離開漁場后,張智并沒有回家,而是在深山里四處尋找一樣東西,為自己創(chuàng)業(yè)做準備。
張智:沒有它的話,后面很多東西都做不了。
張智要找的是什么?他又發(fā)現(xiàn)了什么商機呢?
2004年5月,張智帶著父母開五金店積攢的一百多萬元,在這個村子里建起了一家漁場,他要養(yǎng)的是當時在云南并不多見的虹鱒和金鱒。
張智:金鱒它以金黃色為著稱的,所以叫金鱒,看。
記者:這個金鱒和虹鱒比,有什么特點?和虹鱒比有什么特點?
張智:體膚不一樣,實際上它們都屬于鮭科類的魚。
虹鱒魚和金鱒魚都是冷水魚,對喂養(yǎng)的水環(huán)境要求很高,水溫需要維持在14度到18度之間。這兩種魚的需氧量非常高,不宜長途運輸,只能就近銷售。然而,在當時的云南,知道這兩種魚的人很少。在當?shù)厝丝磥恚瑥堉堑聂~就是養(yǎng)得出來,也賣不掉。
[致富經]自卑小伙賭氣離家后 |
云南省曲靖市會澤縣水產站站長李建友:有人嘗試也養(yǎng)過,當時養(yǎng)是養(yǎng)出一些,但是市場銷量上做得不是很好,所以我產生了有一些懷疑的心理。
村民楊穩(wěn)英:沒人養(yǎng)這個,養(yǎng)這個賣給哪個,賣不掉。
養(yǎng)殖戶鄧傳虎:因為吃得人少,知名度不高,所以說銷路不寬,賣不掉,所以養(yǎng)的人少。
當?shù)厝苏J為根本就賣不掉的這兩種魚,卻承載著張智全部的夢想。他為什么要這樣做?難道他不怕風險嗎?
張智:風險肯定有,我就覺得虹鱒魚在云南這塊發(fā)展?jié)摿κ呛艽蟮,我來這邊干,一定要干大的。
那么,張智為什么認為虹鱒魚在云南有很大的市場潛力呢?
這是位于昆明市的一家餐廳。2003年的一天,張智在這里吃飯,點的是這家餐廳的主打菜——生魚片。這頓飯之后,張智開始留心觀察,他發(fā)現(xiàn)當時云南做生魚片的餐廳并不多,但每一家生意都非常火爆。這讓張智感覺到,云南生魚片的消費市場潛力巨大,而當時做生魚片的原料貨源卻非常稀缺。